
在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的当下,襄阳市工业学校高三学生田奥扬,和众多职教学子一样,把“学好技能”当作目标。她没喊过响亮的口号,只是凭着一股踏实劲儿往前赶,用日常的行动证明:职教学子的青春,也能在专注与坚持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一、踏实积累:中职生的成长之路
刚进校园时,田奥扬听过不少关于“中职生发展”的议论,她没放在心上,只是默默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每天早上七点,她会准时到教室晨读,课本上的批注密密麻麻,都是她怕遗漏的知识点;晚上九点多,实训楼里还能看到她的身影,对着难题反复琢磨,草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实训台上,那些被她反复拆装的零件,边角磨得发亮——这些细碎的痕迹,都是她从课本走向实操的脚印。
“田奥扬爱琢磨,遇到不懂的总追着问。”班主任肖海军老师提起她,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不敷衍”。课堂上,她眼神跟着老师的节奏,生怕漏过重点;课后不管是理论难题,还是实操里的小疑问,她总会找老师问清楚。理论课有时枯燥,实操训练也常累得胳膊酸,但她从没想过“对付过去”,作业要写工整,操作步骤要练到熟练。慢慢的,她的成绩稳定在年级前三,墙上的奖状不多,却都是对她“认真做事”的肯定。
二、咬牙坚持:高温里的技能打磨
去年夏天,学校选拔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田奥扬抱着“试试自己水平”的想法报了名。整个暑假,她基本都在实训车间度过。七月的襄阳特别热,车间没空调,温度常常超过35℃,她穿着工装练一会儿,衣服就湿透了,贴在身上不舒服,每天下班,衣服上都带着汗味,胳膊也晒出了工装的印子。
训练中难免出小意外。有一次操作设备,她胳膊被烫出一片红印,医生让她休息几天。可看着队友们都在加紧练,她心里着急,第二天贴着烫伤膏就回了车间:“歇着更慌,跟上进度才踏实。”队友们也和她一样,有人手指磨起水泡,贴个创可贴继续练;有人为了一个操作细节,反复试七八遍。累了就互相递瓶水,说句“再练会儿”,慢慢就有了默契。
在刘建萍老师和柯娴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一点点改流程、抠细节,从一开始紧张出错,到后来能熟练操作。最终拿到世界技能大赛铜牌时,17岁的田奥扬没说什么特别的话,只是跟队友们抱了抱:“以后还能再进步。”对学校来说,这是第一次在世界技能竞赛上获奖;对田奥扬来说,这块奖牌,是整个夏天“没白熬”的念想。
三、师恩暖心:成长路上的陪伴
田奥扬总说,自己能坚持下来,多亏了肖海军老师的照顾。两年多来,肖老师没讲过多少大道理,却总在细节上帮她。班会课上,肖老师不搞说教,而是聊些行业里的小事、最近的新闻,让大家知道“学好技能能干什么”;她考试没考好,情绪低落时,肖老师会拿着试卷跟她一起分析:“都是基础题错了,下次细心点就好。”有一回,她因为实操总达不到要求,躲在实训楼后面偷偷掉眼泪,刚好被肖老师看到。肖老师没多问,递了瓶水陪她坐了会儿:“学新东西哪有不卡壳的?我以前教的学生,有的一个动作练十几天才熟练,你这才刚开始,急什么?”几句话下来,田奥扬心里的委屈就散了。“肖老师的话特别实在,每次我慌的时候,听他一说就稳下来了。”现在到了毕业的时候,田奥扬对未来没什么“大规划”,就想找个跟专业相关的工作,从基础做起,把学的技能练得更熟。她知道以后的路肯定还有难走的时候,但这个夏天流的汗、手里的奖牌、老师和队友的鼓励,让她心里有底:“一步一步走,总能走稳。”
田奥扬的故事没什么“传奇”,就是一个职教学子认真做事的日常。没有天生的“优秀”,只有不想放弃的“坚持”。对其他职教学子来说,她的经历其实很简单:不用怕起点低,只要肯踏实学、认真练,在技能的路上慢慢走,就能在平凡里找到自己的方向,让青春在“把事做好”里,慢慢发光。
少年应有踏实心,一步一步踏平川。希望更多像田奥扬这样的职教青年,带着这份“不敷衍”的劲儿,把技能练扎实,用实干走好每一步,在自己的路上,走出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