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工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

-

襄阳市工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鄂教职成〔2016〕5号)和襄阳市教育局《襄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襄教文【2016】20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及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系列政策制度为基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宗旨,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建立基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数据系统、形成学校自主诊改、教育主管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保证学校的办学方向正确、办学条件达标、教学管理规范,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二)具体任务

1、建立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和发展要求,开展办学条件核查和办学现状调研,力争通过5年时间,围绕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按照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涵要求,不断更新学校办学理念、明晰办学定位、实时调整和升级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聚焦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学校治理能力、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等人才培养关键要素,健全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逐步形成一个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

2、梳理学校原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学校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实施,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梳理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各职能部门和教研室工作计划、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计划、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等专项计划,形成从学校到部门、到专业的目标链和质量链,修订《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诊断项目质量标准》,以此设计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形成面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考核链,接受诊改复核及落实复核改进意见,落实学校诊改实施方案,以反复诊改循环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学校以诊改工作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等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五横五纵”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保证体系。

4、安装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搭建“一平台”,形成学校数据采集工作制度,坚持源头采集,进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学校自我改进工作实施、状态数据再次采集与更新,为学校自主诊改提供数据服务,为提高学校诊改成效提供数据支撑。

5、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人才培养成长需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质量年报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12月前通过完成首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撰写质量年度报告。

三、组织与实施

(一)成立诊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晓红

副组长:母永锋 宋成林 付晓红

成员:钱 玲 李再享 陈孝辉 栗启阳 王丽红 耿协斌 张劲

李 斌 郑汉文

工作职责:做好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办与宣传;稳步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各环节的各项工作;审定相关的方案、制度、学校年度质量报告等等,保证高质量完成诊改工作任务。

领导小组下设诊改工作办公室

组长:母永锋

成员:陈庆元、陈孝辉、栗启阳、钱玲、嘉子顺

工作职责:

1、制定工作方案,按照学校机构设置和职责分解落实各项整改工作任务;指导相关部门制订相应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流程计划,跟踪任务完成情况;

2、熟悉了解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要求、诊改要素(诊断内容包含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99个诊断点见附件);组织、协调推进诊改工作;

3、搭建学校诊断与改进数据平台,汇总、审核各部门上报的数据并及时反馈;

4、针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诊改意见,提交相关部门落实;

5、 完成学校诊断与改进数据的上报,形成学校年度质量报告。

四、组织实施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学校今后五年内的重点工作,2016年—2020年为第一个诊改周期。每年9月30日之前完成自主诊改工作,10月份接受教育主管部门复核。分为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为试诊改阶段(2016年9月—12月):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启动诊改工作。

第二阶段为集中诊改阶段(2017—2019年)在三年内按工作部署、诊断改进和申请复核三步走,具体工作内容及工作进程如下:

1、开展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提高全员认识,提升诊改工作能力,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跟进。要持续安排实操层面,包括数据采集平台使用培训、质量年报制度深度解读、如何编写诊断项目质量标准等为主题的专项培训。

2、开展办学条件核查、办学现状调研、确定学校发展目标。2017年5月前,全面开展学校办学条件自查和核查工作。针对尚未达到设置条件的专业, 2017年6月制订整改方案。

3、梳理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2017年7月前,按照国家、省和市诊改相关要求,梳理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制定有利于推进和落实诊改工作的制度,包括《襄阳市工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管理办法》、《襄阳市工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法》等,规范诊改工作,强化主体意识,落实工作责任,成立诊改工作机构、建立例会制等措施,确保诊改工作稳步推进,通过持续循环的诊断改进,逐步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

4、通过调研形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诊断项目质量标准》。2017年6月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按照《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中省级诊断项目参考表,通过调研,形成《襄阳市工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诊断项目质量标准》初稿,修订学校诊改工作目标链、质量链和任务链,完善学校发展规划、学生素质发展规划目标、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文化发展规划、智能校园规划,并将初稿送教育教学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审核,形成试行稿,在此基础上对照修订诊改工作任务。

5、完成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首次采集与分析。2017年9月—10月,完成校内人才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填报牵头部门的分工并公布,坚持源头采集,做好首次数据采集工作以及数据分析工作。

6、改进工作实施。2017年11月底前,学校将组织六大诊断项目校本专家负责人开展专题座谈会,除数据平台采集分析结果外,收集学生、教师、家长、企业、社区、行业对学校办学质量的建议,对照《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诊断项目质量标准》,学校六个诊断项目由校本专家提出改进措施,并由质量办汇总交诊改工作领导小组后公布实施改进措施。

7、通过系统数据采集分析, 形成年度质量年报。2017年12月根据学校诊改情况形成年度质量报告,交诊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同时完成 2017年学校自主诊改报告,于2018年1月底前报市教育局备案,通过校园网站向社会发布年度质量报告。

8、建立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和工作机制

2018—2019 年期间,学校建立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和工作机制,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初次到再次数据采集、分析、专家诊断、校内落实改进的反复诊改循环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9、接受诊改复核及落实复核改进意见。

根据市教育局诊改工作要求,结合学校诊改推进情况,制定每年复核工作计划。每年10月30日前,完成当年开展诊改复核的自主诊改工作,11月开始接受市教育局按计划组织复核。2018年1月—2020年6月,循环诊改阶段学校将实施自主诊改、接受复核、复核后改进、循环诊改等工作。接受市教育局的复核和学校办学达标对比。

第三阶段为总结性收尾阶段(2020年)接受市教育局复核、总结验收。

五、主要措施

诊改工作是学校工作状态过程反映,而不是总结性评估。学校办学要以质量的制度建设、机制建设为抓手,明确学校定位、规划、办学目标,实施制度要求、过程管理要求,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诊断,结合采集数据,修订目标,进行分析和整改,对照项目、标准和目标进行诊改,提高学校自身质量管理水平。

1、诊改工作为学校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工作,是学校的一把手工程,要提高全员认识,学校领导班子会议、行政干部会议、教育教学会议、全体教职工会议需列入诊改进展内容。保证经费到位,规范合理使用。

2、诊改工作实施“专人监督、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

结合诊断项目,针对办学理念、教学工作状态、师资队伍建设状态、资源建设状态、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需求方反馈等诊断项目由专人负责,明确职责、任务时间和完成节点,组织校内专家参与诊改工作小组开展工作。

3、建立沟通机制,办公室负责组织召集定期例会,每次由各小组向诊改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诊改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便对诊改工作进行及时全面的跟踪监测。借助校外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企业人士、教育对象、第三方人员等外部力量,形成指导和促进机制,助力学校诊改工作。

4、通过三年周期,建立常态化诊改机制,修订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确保诊改工作的科学化、常态化和有效性。构建“五横五纵一平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

诊断

项目

诊断

要素

诊断点提示

诊断

结果

原因

分析

负责

部门

规划目标

现状

主要诊断点

1.

办学

理念

1.1

办学

定位

1.学校类型和层次定位

2.专业设置数量与结构

3.在校生规模

4.社会服务面向、类型、规模

1.在校生规模

2.开设、新增、撤消、停招专业数量

3.专业招生计划:面向、类型、层次、数量等

4.社会服务类型、规模

1.在校生总数

2.升学、就业学生占比

3.招生专业数量、结构

4.各专业学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5.毕业生去向分布及趋势

6.各类社会服务数量统计及趋势

招生办

就业办

1.2

人才培

养目标

1.知识、能力、素质标准

2.毕业生双证书平均获取率

3.毕业率

4.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5.毕业生平均就业对口率

1.当年毕业率

2.当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当年毕业生就业率

4.毕业生对口率

1.辍学学生比例及趋势

2.应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及趋势

4.应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5.上届毕业生满意度及趋势

学生科

就业办

1.3

素质

教育

1.学校德育目标、内容、途径

2.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3.体质达标率

4.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5.创新创业教学建设

6.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1.当年德育课程建设计划

2.当年班主任队伍建设计划

3.在校生体质达标率

4.当年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5.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计划

6.当年标志性成果建设计划

1.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2.德育课程开设情况及其建设成果

3.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成效

4.应届毕业生体质实际达标率

5.当年学生实际违纪率

6.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成果

7.已建成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8.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情况及成果

学生科

教务科

团 委

2.

教学

工作

状态

2.1

专业建

设状态

1.专业设置数量、结构、特色

2.专业建设标准

3.专业教学标准

4.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5.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

1.专业设置、调整计划

2.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计划

3.各专业建设目标

4.专业建设、改革、竞赛、服务项目计划

1.招生专业数量、结构(新设、停招、撤销)

2.各专业在校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3.各专业录取数

4.就业率低于省内同类专业平均值专业占比

5.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

招生办

就业办

教务科

2.2

课程建

设状态

1.课程体系建设规划

2.课程标准建设目标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5.规划教材使用比例

6.校本教材开发规划

1.当年课程建设项目

2.当年课程标准制定计划

3.当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4.当年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5.当年规划教材使用比例

6.当年校本教材开发计划

1.完成课程建设项目数

2.已制定课程标准数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

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

5.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

6.规划教材使用比

7.校本教材开发数量

教务科

2.3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

1.校领导听课、听说课人均次数

2.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人均次数

3.同行评教覆盖面

4.学生评教覆盖面

5.社会评教覆盖面

6.实践项目开出率

7.以教学工作研究为主题的校党政联席会议次数

8.教学事故控制目标

1.当年校领导听课、听说课计划

2.当年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计划

3.当年同行评教覆盖面目标

4.当年学生评教覆盖面目标

5.当年社会评教覆盖面目标

6.当年实践项目开出率目标

7.当年以教学工作研究为主题的校党政联席会议安排

8.教学事故控制目标

1.校领导听课、听说课人均次数

2.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人均次数

3.同行评教覆盖面

4.学生评教覆盖面

5.社会评教覆盖面

6.实践项目开出率

7.校党政联席会议解决的教学问题数量

8.教学事故数量

9.学生迟到、缺课率(迟到学生人次/100生·周;缺课学生人次/100生·周)及走向

教务科

学生科

3.

师资

队伍

建设

状态

3.1

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师资队伍能力与水平

4.师资队伍培养提高

1.当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2.当年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当年师资队伍教科研计划

4.当年师资队伍培养提高计划

1.师资队伍数量

2.师资队伍结构

3.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

4.教师培训类型与数量

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6.教师教研、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成果

7.外籍教师数量

8.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9.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

10. 实践教学专职指导教师数量

教务科

就业办

3.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师资队伍能力与水平

4.师资队伍培养提高

1.当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2.当年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当年师资队伍教科研计划

4.当年师资队伍培养提高计划

1.师资队伍数量

2.师资队伍结构

3.专业带头人数量

4.教师培训数量

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6.教师承担校内实践教学学时

教务科

4.

资源

建设

状态

4.1

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态

1.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3.日常教学经费投入规划

1.当年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当年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计划

3.当年日常教学经费投入计划

4.当年师资队伍建设经费

5.当年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经费预算

1.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

4.日常教学经费投入比例

5.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经费预算执行

办公室

财务科

教务科

4.2

教学资源建设状态

1.图书资源建设规划

2.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建设规划

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

1.当年图书资源建设计划

2.当年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建设计划

3.当年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

1.纸质图书总量

2.当年新增纸质图书数量

3.当年电子图书总量

4.专业教学资源库等级、类型、数量

5.校本数据采集、管理与使用

教务科

5.

制度

建设

与运

行状

5.1

校企合作状态

1.校企合作规划

2.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规划

1.当年校企合作数量与深度

2.当年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计划

3.当年校企合作内容

1.专业覆盖面

2.当年合作企业数量

3.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比例

4.录用应届毕业生比例及趋势

5.企业捐赠数量

6.企业输送兼职教师数量

7.企业接受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8.校企合作研发成果

就业办

5.2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1.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规划

2.学校章程

3.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等制度建设规划

4.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规划

1.当年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计划

2.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等制度建设计划

3.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计划

1.学校章程

2.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3.学校规章制度

4.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5.校园卫生与安全情况

6.学校依法办学情况

7.教学及学生管理人员数量与结构

办公室

学生科

总务科

保卫科

5.3

质量监控状态

1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

2.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规划

3.教学督导建设规划

1.当年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计划

2.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年度计划

3.年度督导工作计划

1.质量保证制度及组织体系

2.年度自我诊改报告

3.年度质量报告

4.年度督导工作总结

5.学校数据上传时间与质量

6.评教覆盖面

办公室

教务科

6.

需求

方反

6.1

学生

反馈

1.在校生满意度调查结果

2.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

教务科

就业办

6.2

用人方反馈

1.上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2.上届毕业生转岗率及趋势

3.上届毕业生升迁率及趋势

4.新生报考原因分析

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就业办

6.3

其他

1.地市级以上评审项目结果

2.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职业能力鉴定结果

3.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项目评审结果

4.地市级以上师生竞赛获奖情况

5.地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表彰情况

校办

教务科

综合

诊断

结论

改进

工作

建议

附件2: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改报告

(参考格式)

学校名称:

一、自我诊改工作概述(500字以内)

二、自我诊断与改进报告表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自我诊断

意 见

改进措施

改进效果

1.办学理念

1.1办学定位

1.2人才培养目标

1.3素质教育

2.教学工作

状态

2.1专业建设状态

2.2课程建设状态

2.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

3.师资队伍

建设状态

3.1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3.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4.资源建设

状态

4.1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态

4.2教学资源建设状态

5.制度建设

与运行状态

5.1校企合作状态

5.2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5.3质量监控状态

6.需求方反馈

6.1学生反馈

6.2用人方反馈

6.3其他

综合诊断结论

改进工作建议

校长(签字):

注:1.报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2.每一诊断要素的“自我诊断意见”需阐明目标达成程度,包括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和

原因分析(不超过500字),重在突出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3.每一诊断要素的“改进措施”需突出针对性、注重可行性(不超过200字)。

4.每一诊断要素的“改进效果”指实施改进措施之后已经显现的实际效果,不是预测或

估计成效。如措施尚未实施时请加说明(不超过200字)。

5.自我诊断务必写实,无需等级性结论。

更新时间:2017-02-27 00:00
供稿单位:
阅读量: